到了想買房的年紀,最近也看了不少房,一直好奇,以台灣的薪水,真的買不起房子嗎?跟朋友聊過,很多人經濟穩定,但是因為想買的房子,頭期款還沒存夠,所以一直沒買,等到存夠了錢,房價也漲上去,當初設定的頭期款目標,又變更高了。而且大部分人都想買新屋,不敢買中古屋,怕買了有很多問題,但是中古屋有問題,難道新屋就不會有嗎?
老屋會有電線老舊、漏水、房屋狀況不好的問題,但是這些都是可以裝潢改善的,可以挑一間狀況好一點的中古屋,進行簡單修繕,有多少錢做多少維修,我相信不管怎樣,都比你現在租的房子好。再來就是屋齡高,怕房子倒,如果老屋那麼容易倒,那台北的房子大概都不見了。
有些人明明現在還單身,但是卻想要買一間三房或是兩房,方便以後結婚生小孩才有地方住,所以一直存錢,希望未來可以買到夢想中的房子。但是實際狀況卻是,套房相對便宜,而且可能目前租的房子就是套房,明明房租跟房貸差不多,等於一直幫房東繳房貸。
再來就是不管以後會不會結婚生小孩,算上單身的時間,加上男女朋友在一起的時間,再加上生小孩的時間,如果一個月的房租或是房貸,假設是10000,買了房子之後,只要每多一年,等於省下了12萬的房租錢,也等於繳了12萬的房貸。趁現在有錢,還是單身,先買一間自己可以負擔的房子,用時間換取金錢,如果真的到了想盡辦法也繳不出房貸的情況,賣掉房子還不一定賠錢。
買房子時覺得坪數太小,一直想買大房子,看不起10坪以下,如果有錢,當然房子越大越好,但是現實不允許,如果想翻身,勢必得有所改變。小坪數不一定不好,如果一直是兩人世界,前期不一定要追求大房子。再來就是出去玩,飯店的房間,大多都是7~8坪的套房,住起來也沒有哪裡不好。還有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上班,真正待在家裡的時間有限,年輕出去玩的次數也比較多,為了待不了多久的房子,買大間值得嗎?
還有一個觀念就是,很多人都覺得一輩子只會買一間房,或是貸款沒繳完,不能賣房子。如果房價是一直持續上漲,先買了一間,以後漲了再賣也比一直租房子好。如果房價下跌,至少你還有一間不會被房東趕的地方住。先求有,再求好,以後經濟能力比較好了之後,把還在貸款中的房子賣掉,小屋換大屋,也比無殼蝸牛好。
北部的房子貴,但是500萬左右的中古屋套房還是有。頭期款3成大概150萬,貸款350萬,利率2%,繳20年,一個月大約20000左右,以貸款為薪資3成來算,月薪低於6萬,就不建議在大台北買房。其實一直很不懂薪水不高的人,為什麼一定要待在台北,房租就佔了薪水的3成甚至更高,工作機會再多,這樣真的值得嗎?還是因為生活圈都在台北,所以離不開,如果真的這樣的話,那些飄洋過海,到澳洲、中國、美國工作的人怎麼辦?
中部的房子,套房大約250~300萬。以300萬為例,頭期款3成大概90萬,貸款210萬,利率2%,繳20年,一個月大約11000,以貸款為薪資3成來算,月薪低於33000,就不建議在台中買房。
南部的房子,套房大約210~250萬。以250萬為例,頭期款3成大概75萬,貸款175萬,利率2%,繳20年,一個月大約9000,以貸款為薪資3成來算,月薪低於27000,就不建議在高雄買房。
基本工資一直漲,自己簡單分析完,難怪現在離開台北的人那麼多。